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學院派”釋疑

“學院派”釋疑

安 東

“學院派”釋疑

近日,從網上看到葛多藝術會及曉角劇社將會聯合在曉角實驗室舉辦一項名為“學院派演出季”的話劇表演。對於何謂“學院派”?為甚麼這項演出特別標榜“學院”這兩個字?是否標榜“學院派”便表示高人一等?相信這些都是很多澳門戲劇人都感到興趣的問題。

昨天,剛好碰到這次演出的其中一位導演余子傑,於是向他提出這些問題。

原來,近年本澳很多酷愛戲劇的青年人,在中學畢業後,選擇了以戲劇作為繼續進修的學科,接受正規的戲劇教育,準備投身戲劇藝術。而選擇進修的地方,包括香港、台灣、內地……目前,已經畢業或仍在進修的有十多人。

對本澳戲劇界來說,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對提高澳門的戲劇藝術,肯定有正面的意義。

就在這春節假期間,一批這樣的戲劇人回到了澳門。為了向這批正在修讀或已畢業的戲劇專業學生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學以致用,發揮所長,因此趁這假期舉辦了這個“演出季”。

至於選擇“學院派”這名稱,主要是表示他們都是接受過正規戲劇教育的學生而已。按理說,一個接受過正規戲劇教育的戲劇人,無論在演、導、對角色或劇情的理解、處理手法、幕後的運作等等,與純業餘的戲劇人比較,都會有些分別。這種分別,並非表示他們就必定優於純業餘的。不過,假如兩者毫無分別,又何需花數年時間專修戲劇呢?

這次“學院派演出季”分兩個演期,其一是二月五至十日演出就讀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的余子傑導演的本澳劇作家李宇樑作品《二月廿九》;其二則是二月二十及廿一日演出就讀台灣大學戲劇系的莫家豪導演的法國劇作家尚 · 克勞德 · 卡里耶爾作品《備忘錄》。

這兩齣都不是新作品,其中《二月廿九》更曾在本澳由不同的演員演出多次,這次由一位也在台灣修讀戲劇的年青演員黃希玲飾演一位八十歲的婆婆,很有興趣看看這些“學院派”如何在這齣劇迷熟悉的劇目上賦予新意。何況這次演出所有收入均捐予宣明會作慈善同途,“寓藝術於慈善”,何樂而不為?

安 東



原文出自 : 澳門日報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0-02/06/content_424113.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