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衆藝館)事先張揚的一派

(衆藝館)事先張揚的一派

踱 迢


事先張揚的一派

二○一○年對澳門劇場發展而言是回歸十年後的一個總結?是下一個十年的起點?

在未完全的統計中,由本地藝術團體或官方機構所製作的劇場演出已有近一百組,這些演出有些一至兩場就結束,更多的是小劇場演三至六場不等(約一百八十至三百六十人次),四百座劇院的一般演二至三場,八百人大劇院裡的演出有六個,一般演一場,少數演兩場,製作數量跟○九年相若,但從演出場次和觀衆人數看來相信會較去年增長不少。

在這個演出一覽表,首先觸目的是“匯演”、“系列”、“演出季”、“劇季”、“劇場節”的增加,葛多藝術會首先於二月份製作出“學院派演出季”,先後有《二月廿九》、《備忘錄》和八月份的《日落是我對你的感覺》三個風格各異的作品。“學院派”這個稱號在澳門劇場界很少人提出,一開始宣傳便引起很多爭議,甚麼是“學院派”?“學院派”這稱號是貶是褒?再加上同時為慈善機構作半慈善演出,周邊話題險些就將演出的內容掩去;再看看這幾位參加者的年資,也是近兩三年才中學畢業的年輕劇場人,他們敢以“學院”作號召,可見他們對學院式訓練的重視以至崇拜,也很自覺將“專業訓練”作為一個自我形象的建構。也許新世界的誕生,必經混沌,“學院派”未成一派已事先張揚,顯見他們比前輩們更懂得(急於)行銷自己,比起過去讀完戲劇專業回來不知所措下進入政府部門的一代,他們對於生存這回事看來更敏銳和主動。

“學院派”其實不只是葛多藝術會的“系列”,也可能指涉澳門劇場的下一個十年。自二○○五年後赴外就讀戲劇專業的本地劇人愈來愈多,一批回來了,另一批又出去,這跟社會經濟環境,以及政府部門的相關資助項目有關。不管你對“學院派”這個名號有多不以為然,這看來是未來十年澳門劇場發展一個新的社群(或階層)。

(二○一○劇場回顧·一)    

踱 迢


原文出自澳門日報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1-01/09/content_551487.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