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國王在節日的後商業價值中死去>>劇評3
我們的將來會係點?
李 爾
我們的將來會係點?
買票入場看《國王正在節日的後商業價値中死去》完全因“葛多藝術會”的名字——一班靑年人創建的“葛多藝術會”,旣不靠精美製作與包裝,也不靠販賣明星和話題,憑的,就是年輕人“肯講眞話”的誠懇和“天不怕地不怕”的膽量,短短幾年之間,能在相對觀衆基數並不大的澳門打響名堂(觀演當晩的小劇場幾乎爆滿,甚至要幾度加座),實在令人雀躍欣喜不已。
名字長得幾乎讓人記不住的《國王正在節日的後商業價値中死去》講述了一個幻想的澳門故事:熱衷排戲的導演Mo孤掌難鳴,更因心臟病發遽然離世。他的好友及唯一堅定支持者陳金銀為完成其遺願,攜帶Mo的骨灰到北京,連同一個未上演的劇本交給Mo的叔叔和嬸嬸,戲如願在北京公演,陳金銀也決定將這齣戲帶回澳門演出一次。然而,回到澳門,演出之前卻枝節橫生,各方阻力令這場嚴肅戲劇被改成一場鬧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齣鬧劇更從此獲奬無數、受盡歡迎……對比“葛多藝術會”招牌之作的《五碌葛》系列,《國》無疑從結構到演繹都更完整,全劇採用倒叙手法,從頒奬禮上一個投射在紗幕的神秘黑影發表得奬感言開始,牽起觀衆的好奇心,而演出細節也給觀衆帶來不少驚喜和感動:導演Mo的強烈呼籲被綻放煙花下的節日狂歡氣氛掩蓋、陳金銀在北京被保安搜身以及Mo的搞笑叔嬸,都讓人忍俊不禁(雖然怎麼那個在北京敎戲的嬸嬸怎麼會有一口地道的台灣腔更令人捧腹)。而讓我有所感觸的,是陳金銀回澳門之後,和久別朋友們用啤酒樽玩“Ture or Dare”遊戲的那一場。遊戲規則是:誰被啤酒瓶口指着,就要對別人的問題說出眞實回答——在這個是非黑白並不是那麼容易分得清楚的澳門、在這個並不太容易聽到眞實答案的澳門,最後被啤酒樽指着的觀衆們,也許最能感受到那種“要不要說眞話”的無形壓力吧?
澳門“廿三條立法”是《國》的演出源起,也是劇中探討的主要話題。一班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將對“廿三條立法”的討論延展到舞台上,或許並非是要尋找或提供答案,演出恰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照見眞實的自己。這讓我想起有趣的一部分:一班演員一開始在台上一段關於“廿三條”的肢體演出掀起高潮,演完後,演員邀請台下觀衆來解讀剛才所表達的訊息,在問與答之間,完全可以感到現場瀰漫的那種“小心翼翼”的微妙氣氛。《國》因“廿三條”而起,但其實它所探究的,遠遠不止“廿三條”話題而已,它帶給觀衆們去思考的,其實更是有關澳門人的生活態度和處世哲學: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裏,澳門人是積極參與,還是避而不見?對於公共話題的討論,澳門人是直抒己見,還是只曉站隊歸邊?對於自己社會的未來,澳門人是認眞關心,還是只要“過得一天是一天”的即時消費快樂?如果,澳門希望走向更美好的未來,以上這些所有問題,其實都需要我們去認眞面對。只不過,在這個每天都是節日狂歡、處處充斥消費慾望的紙醉金迷賭城裡,我們是否眞的心懷尋找答案的衝動?抑或,其實問題的答案一早就有人說了出來,只是,就像劇末在頒奬禮上發言的陳金銀一樣,被震耳欲聾的喧鬧音樂將一切都遮掩於無聲無息?
李 爾
iamleer@gmail.com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