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戲劇友導 培育濠江菁英

戲劇友導 培育濠江菁英 2012年05月06日 「地主搶走我們的收成!我們要取回我們的土地!」這是在澳門作全球首演的《一起翻身的日子》中文版的對白。 近30位澳門戲劇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在澳門文化中心參與由香港戲劇大師毛俊輝指導的舞台劇《一起翻身的日子》的演出。毛俊輝早年在美國也曾參與演出此劇的英文版。 毛俊輝的「戲劇友導計劃」,多年來訓練了不少戲劇人才。今年,計劃伸展至澳門,他擔當《一起翻身的日子》中文版本的藝術總監,親自挑選兩位澳門年輕導演執導,多名澳門演員擔綱演出,今年4月在澳門作全球首演。 老手新進獲益良多 《一起翻身的日子》講述1940年代期間,中國農民向大地主抗爭的真人真事。其特色是11名演員分別飾演30多個角色。不論是演戲數十年的老手,還是年輕演員,都從友導計劃中,獲益良多。 67歲的演員沈榮根,在劇中分飾四角,他表示,「毛SIR」(毛俊輝)的專業經驗和心得,發揮出每個角色的特色。「很多時我們留意不到的細節,他總是一語道破。我們起初自行選定角色,但經他細心觀察各人性格後,立即作出調動,令演出效果特別好。」 彈丸之地更多元化 另一位參與演出、分飾三角的年輕女演員楊螢映說:「從『毛SIR』身上學到的,是他的戲劇學問。必須先讀好劇本,到舞台上就要做好角色,每一步驟,他都清晰地告訴演員、導演和創作團隊應注意的地方,跟隨他排戲可以很安心。」 穿梭港澳兩地演出的楊螢映表示,友導計劃伸延到澳門,有助澳門戲劇發展。「香港有完善劇場架構和發展,澳門地方小、圈子小,大家有時會構思多些古怪東西,有時是實驗性質,這方面在香港較少找到。雖然未必是全職演員,但從他們身上可看到戲劇工作那團火,有熱血、不計較、為做好戲劇不惜一切的感覺。」 負責這部戲劇的兩位導演是27歲的譚智泉和28歲的陳飛歷,是土生土長的澳門「80後」。兩人都修讀戲劇,全情投入戲劇工作,當過演員、助理導演、演奏和導演工作。毛俊輝表示,在遴選過程中,發現他們兩人都具備很好的基礎和經驗,是專業的戲劇人才。 尋找路向互相欣賞 友導計劃的對象是一些已有創作能力和經驗的人,鼓勵他們尋找自己的路向,從事自己的創作。要互動,互相欣賞和尊重,尋求共識共同創作。 聯合導演陳飛歷表示,從毛俊輝身上感受到對戲劇的相信、堅持和精神。 身為藝術總監,毛俊輝絕不馬虎,去年8月決定公演至今,幾乎每星期從不間斷地「過大海」,親身到澳門指導,由選角、劇本分析、動作到後台管理都親力親為,即使公演前數小時的最後排練,仍然提出改善之處,力臻完美。 毛俊輝說:「我的理想不只是訓練他們搞戲劇,而是希望培育一些有質素的藝術家。我很重視我們行業的將來,要行業好,便需要多些出色的戲劇人才。」 完成《一起翻身的日子》4月底的公演,友導計劃的團隊希望再接再厲,在其他城市演出。他們亦期望進行新的合作計劃,與更多人分享學到的一切。 原文出自香港政府新聞網 http://www.news.gov.hk/tc/city_life/html/2012/05/20120503_182031.shtml

《一起翻身的日子》之瑕瑜互見

《一起翻身的日子》之瑕瑜互見 林 樂 《一起翻身的日子》之瑕瑜互見 首先衷心一讚文化中心,夠膽識容許選演Fanshen呢啲似乎好敏感嘅題材,夠開明。 由於係毛俊輝掛頭牌,對《一起翻身的日子》自然有非一般嘅期望同要求。但當旁聽到一啲演員講話其實個戲有三個導演,咁林樂就有啲混淆,究竟毛Sir喺藝術創作嘅參與度有幾大,抑或只係“友導”?所以林樂唔知用邊把量尺嚟度個戲至可以對創作團隊公平。但相信以毛Sir嘅功力,點都會為導演同演員帶嚟演藝上嘅衝擊,至少喺排練嘅態度上面。 以現時創作團隊嘅一般背景嚟講,個戲嘅整體表現算係唔錯,但就冇乜驚喜,瑕瑜互見。演員水平十分參差,主要係來自唔同嘅歷練背景。有演員嘅台詞嚴重不清,唔知點解可以過到導演嗰關。林樂睇嗰晩,大部分演員都“食螺絲”,照計有咁長嘅排練時間,唔應該出呢啲問題。 個景設計好,有氣勢,做出空間深邃嘅感覺,但由於導演好少用到台右下區(台口),所以延伸出台口貼牆嘅設計就顯得多餘。燈光設計幾好,能夠照顧到氣氛,但喺燈區切割方面有啲唔夠“乾淨”。音樂係比較弱嘅一環,個戲用布萊希特嘅手法呈現,但配樂就反布萊希特,選用咗啲煽情音樂。為咗呈現布萊希特手法,循例咁安排演員在觀衆眼前“表演”暖身,此舉有啲造作,林樂相信演員早在觀衆入場前已經暖咗身。 同意林喜所講《一起翻身的日子》個譯名唔得乾脆利落,不但柔化咗個戲嘅image,仲容易誤導咗演員同觀衆嘅焦點,Fanshen要表現嘅係翻身過程中嘅人性,唔係翻身期間嗰的日子。 林 樂 原文出自澳門日報: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2-05/10/content_697059.htm

《一起翻身的日子》:政治交替,人性不變

《一起翻身的日子》:政治交替,人性不變 李 爾 《一起翻身的日子》:政治交替,人性不變 二○一一年澳門文化中心“毛俊輝戲劇友導計劃”,請來香港戲劇大師毛俊輝擔任藝術指導,本地靑年導演陳飛歷、譚智泉及一班演員攜手上陣,共同演繹英國劇作家大衛·黑爾(David Hare)的《FanShen》(一起翻身的日子),向一段距離澳門、亦距離現今世代已頗遙遠的歷史挑戰。《翻》是澳門戲劇舞臺少見之作,演員們需一人分飾數角,壓力不小,而由於這段歷史距今遙遠,如何揣摩體會那些地主、貧農、黨員、書記等等角色,澳門(尤其是年輕一代)的觀衆又是否能接受、理解演員所塑造出來的人物,都是艱巨的挑戰。而從筆者欣賞的場次(廿九日晩)來看,是次演出功架嚴謹紮實,舞臺效果拿揑有度,加之舞臺設計、燈光音樂亦較協調地配合、烘托起場景的歷史實感,台前幕後的創演人員必定耗費了不少汗水和心血,値得為之大力鼓掌。 《翻》劇改編自美國作家韓丁(William Hinton)《翻身——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紀實》一書。一九四八年,韓丁以觀察員身份隨共產黨土改工作隊赴山西省潞城縣張莊村(今屬長治市郊區東厰鎭),他在此親歷了中國土改運動的全過程。回美國後,於一九六六年寫成《翻身》一書,迅即贏得各界關注。一九七五年,大衛·黑爾將之改編為劇本,首在倫敦公演,後赴世界各地巡迴,更被譽為當代英國堪與戲劇大師布萊希特經典媲美之作。而澳門版的演出,導演於劇始劇終讓演員跳入、跳出劇場的設計,以及對觀衆發問的方式結束,亦呈現出此風格和思考。事實上,在英國當代戲劇裏,大衛·黑爾(David Hare)的政治劇的核心,其實是關於“人”和“人性”:當一群人被賦予權力,他們會怎麼做?而他們身邊的其他人,又會如何反應?從辛亥革命的皇權退位到國共內戰的政權交替,生活在上世紀前半段的中國人,幾乎一直處於“革命”的洪流大潮,《翻》劇描繪的一個小小張莊村,雖然只是其中一朶小浪花,卻從細微處折射出這一段大歷史。 但是,跨越近一世紀後的今天,我們面臨的政治/社會語境已然不同——當年人民“推翻舊制度”的“翻身當家作主”革命熱情,已被如何“改良現制度”的“經濟發展與政治改革如何邁開兩條腿走路”的新問題取代,從“破壞”到“建設”,中國人走過了一百年,又是否有新的思考和感悟?土改、整黨、劃分成份……這些詞匯對今天年輕觀衆或已相當陌生(這也“得益”於現今敎育制度裏“歷史”的缺席),但民主、維權、普選……等等詞匯今天聽在耳朶裏我們又感覺如何?恰如戲中台詞所說(大意)“中國每一次革命都創造出新的詞匯,但結果卻大同小異”,落墨於“人性”的《翻》其實超越了黨派、歷史、政權的層面,聚焦於對人性的思考和探討,用兩位導演在演後座談會的話來講,就是在歷史大叙述的視角之下,審視一群小人物怎樣誠實地面對自己,怎樣全心投入改變自己的命運。 整體而言,雖然《翻》劇仍有不盡完美之處,如演員在台詞技巧方面的功底和把握,以及本地中生代表演人才的不足,但瑕不掩瑜,近半世紀後,《翻》劇中文版首度在澳門上演,不僅為我們呈現出一段已模糊湮滅的歷史,更重新審視人性的價値,拉開澳門戲劇舞臺上一道難得的風景,帶來別樣不同的意義。 李 爾 iamleer@gmail.com 原文出自澳門日報 :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2-05/10/content_697060.htm

同志,仍須努力

同志,仍須努力 文 思 同志,仍須努力 ——看《一起翻身的日子》 舞台是一片黃土,農民依靠貧瘠的土地,在不公平的制度下混和汗水與勞力,換取維生的必需品,然而制度存在於往昔的帝制,乃至現正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國度裡,差異只是發生的時間,不公平依舊,它被綑綁在時間巨輪中不斷翻滾的中國,制度裡的人與事隨之無間斷地翻動。在毛俊輝戲劇友導計劃下催生的舞台劇《一起翻身的日子》,制度被搬演到文化中心小劇院舞台上繼續存在,並提醒劇場內每一位觀衆與劇作團員,大家可能已經遺忘了的“翻身”動力,也仍然存在。 中文劇本翻譯及改編自英國劇作家大衛·黑爾(David Hare)根據美國學者韓丁(William Hinton)的著作《翻身——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紀實》(Fanshen),《一起翻身的日子》沒有明顯的主人公,或者劇中共三十一個人物的集合,才是全劇以集體塑造的唯一主角——活生生的史實;“翻身”一詞來自小村莊在土地改革的經歷,是村莊人民在歷史洪流裡的可見變化,是現今中國社會裡被不斷重複的現象。 疏離效果被使用於兩小時十五分的劇情裡,幕始前的演員暖身、角色刻意的停頓及提醒“討論時間”的舉動;要詮釋一段發生於六十七年前的事件,對於絕大部分六十歲以下的觀衆而言,因為根本無法親身體驗解放初期的國情,只好把觀衆設於更高的旁觀者位置,依靠演員對鄕間農民的盡力模仿,嘗試感受當時情況,這似乎是要被理解、也應該接受的。但在短短的半年間,只靠文史資料和觀察現代僅存的環境,以此掌握及揣摸人物的心理狀態,演出難免流於表面,縱使肢體動作已經模仿了,大部分演員的台詞唸讀卻暴露了他們的情感不足。 為使觀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舞台劇作品,近年不少創作的呈現方法都偏向採用形體、音效、影像等向觀衆提供直接刺激;改編自史實記錄的《一起翻身的日子》,要動用大量的台詞交代劇情,在表達含有政治意識的劇段裡,更有近乎說敎式的誦讀,此不單是挑戰觀衆已經被馴養的速食習慣,也對演員提出了嚴苛的舞台技巧要求。發聲控制是戲劇演出甚為重要的一環,特別對於需要交代大量訊息的歷史劇目尤甚,如何提升演員的能力,善用他們獨有的腔調,調節因獨特而產生的不協調,或以此製造劇場效果,是導演在排演期間可能需花上心思要達到的目標之一。整體而言,演員在台詞的操控有着明顯的不足,雖然負責的對白毫不遺漏,但為完成任務而顯得急快的語速,使情緖變得單調,有的卻反被情緖操控,令語音變得過份高亢或低沉,咬字含糊不清。 在這個關於唸讀台詞的節眼,十一位來自本澳不同戲劇團體的演員,雖然在語音發聲上同樣出現傳遞力量不足的問題,但他們各自擁有的人生及舞台經驗,仍讓此劇出現明顯優劣的分野。較年長的沈榮根和陳淑霞飾演廖、陳書記甚是稱職,穩重的外形與幹部不謀而合,在朗讀充滿政治意味、思想敎化的台詞時,他倆的工作經驗無疑提供了幫助。陳鞍盺飾演的婦委會秘書長以及楊螢映飾演的工作隊女隊員戚雲,二人咬字清晰鏗鏘,彌補了外形神韻的薄弱;梁奮佳和陳世平演來似反被情緖操控,不是語調板平便是含糊不清的談吐,令觀衆倍感吃力;自中段起擔任串連劇情的工作隊候隊長(梁兆富飾),雖然不致梁及陳般極端,但演出時多次發現他的眼神搖晃不定,也許是因為尙未有足夠信心完全掌握角色所致,這份不安也顯露他在唸讀較長的台詞時,節奏陰暗不明、情感不足,在數場與陳淑霞的對手戲中尤其明顯。 《一起翻身的日子》是考驗導演能力的劇場佳作,旣要表現演員的能力,也要顧及舞台上頻繁互動產生的效果,以此發揮原著文本的劇情張力。劇情的重心卻不是集中放大某角色的心理變化或情感能量,而是需動員所有,闡述這段曾經發生在中國的史實,揭示人與人之間(村民)、階級與階級之間(地主與農民)、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書記與工作隊)的矛盾和衝突,一種接近強逼性的反思要求赤裸裸地放在觀衆跟前,你無法逃避思考關於批評自己、“翻身”的意義。不得不佩服毛俊輝向澳門文化中心引介這部劇本的心思,毛在首演後的座談曾對這部劇本有如此評價——“這是一個需要充份發揮團隊合作的劇本,它吿訴觀衆一個事實,那是人類必須要正視面對的挑戰,在面對困難時要持有的正確態度。”這個原是外國人的文本創作、外國人編劇、外國人首演的作品,今次在中國的土地(澳門)裡以華語首演,也仿如一次“翻身”之舉,究竟製作團隊如何共同“翻”出一個屬於咱們中國人別具一格的版本?這也是把劇名從原著的《翻身》改成《一起翻身的日子》的由來。 毋庸諱言,《一起翻身的日子》裡有一定的粗疏與不完美,某些部分更是僅貼於及格線上,然而“不及格是世界上不論甚麼水準的劇場,都會有的缺陷、狀況與悲劇”(Incompetence is the vice, the condition and the tragedy of the world’s theatre on any level. “The Empty Space”, Peter Brook),相信劇作團員、特別是兩位導演與十一位演員都會明白,“未算成功”正代表今次的製作包含有偌大的改進空間。在受制於澳門並未完全成熟的戲劇條件下,今次的戲劇友導計劃也已經產生了“誘導”的效果,至少為參與《一起翻身的日子》的製作團隊上下注入了強勁的“翻身”動力、開拓他們更廣闊的藝術視野。至於是否能讓本澳的戲劇界及衆多志同道合的藝術工作者“一起翻身”?尙需拭目以待之餘,有一點還是可以肯定的——“同志,仍須努力啊。” 文 思 原文出自澳門日報 :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2-05/03/content_695020.htm

《一起翻身的日子》之“歷史劇”

《一起翻身的日子》之“歷史劇” 林 喜 《一起翻身的日子》之“歷史劇” 上周末,澳門文化中心同香港戲劇界“神級”人物毛俊輝合作嘅“友導計劃”,揀選公演英國劇作家大衛·黑爾嘅《Fanshen》,由兩位嶄露頭角嘅本土靑年導演陳飛歷、譚智泉,再加上一班老、中、靑本土演員,有大師級人馬指導,再加上文化中心嘅資金、場地、技術支持,諸般元素集於一身,確係一次難得機會。 《FanShen》改編自美國人William Hinton嘅親歷中國土改運動回憶錄。今次演出改嘅中文名《一起翻身的日子》似乎太過文藝腔——此戲主要係講中國解放前嗰陣喺一個村莊入邊嘅“土地改革”,故事歷史感厚重,政治意涵亦強,喺澳門演出,無論導或演,都係唔易應付嘅挑戰。而從演出效果來睇,導演同演員都盡晒力,但最大問題都係演員嘅台詞技巧。演出雖用廣東話,但坐喺台下有時眞係聽得一舊舊。有此現象,可能一方面因呢齣戲雖然講嘅係中國故事,但寫戲嘅卻是鬼佬,有成陣“翻譯劇”味,再加上澳門人距離嗰段歷史實在太遠,對咩“土改”、“富農”之類嘅詞匯旣無概念亦缺共鳴,做起上來難免有隔膜。但從另一方面來睇,澳門平時少有同類主題嘅戲上演,今次呢個演出班底,睇落又眞係幾嚴謹,夠實淨,兩個導演嘅處理手法亦更趨成熟,對於澳門一直以來喺“歷史劇”範疇少有建樹嘅成績表,確令人眼前一亮。 林 喜 原文出自澳門日報 :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2-05/03/content_695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