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有冇人住喺新美安?》劇評


澳門日報 藝海版 2009/4/20

從青年創作劇看今日澳門
正在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澳門城市藝穗2009中,“異想實驗室”有兩個由本澳不同青年團隊創作的劇目《有冇人住喺新美安?》及《戀·雨》的劇情裡,不約而同地讓人聯想到去年底“女學生不堪壓力自殺身亡”的新聞事件……,是純粹的巧合?抑或是當社會各界都在熱烈討論本澳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關注藝術作品的水準是否達標時,卻忽略了這批活躍於劇場創作、積極參與劇場演出的年青人所表達的意願,讓他們在不知不覺間逐漸凝聚在一起?
“葛多藝術會”對社會時弊素來敢言,在《五碌葛》系列以至本年初《國王正在節日的後商業價值中死去》的演出,均盡見該會的創作風格。全新創作劇目《有冇人住喺新美安?》今次設定澳門黑沙環區新美安大廈為背景,透過一班左鄰右里的“小朋友”,演繹彼此的純真情誼,更似乎代表了現今的青少年,向家長、對社會表達他們負載沉重壓力的心聲。他們都渴望得到家人的關懷、渴望得到師生同學的體諒、渴望得到朋友的支持,他們害怕孤獨、害怕無助。到最後無力抗爭的時候,他們只會被迫走上絕路……。
同樣是集體創作劇目、由“晴天娃娃戲藝坊”製作的《戀·雨》,亦是繼二〇〇七年澳門藝穗節《戀·雨》後的另一個以“雨”為題的創作劇目,不過今次表達的訊息卻並不是環保,而是試圖以“雨”作為引線,串連演員與觀衆回憶片段的集合。透過劇場內的表演,每個片段更似是滲着一絲絲的哀愁與悔疚:雨天也無法撲滅的火災,引致母女分離;滂沱大雨中遇見亡妻的靈魂;細雨下的兩小無猜,女生高呼不堪壓力,永別無期。
“澳門藝穗節”易名為“澳門城市藝穗節”,號稱“全城舞台,處處觀衆,人人藝術家”。新名字與新口號強調藝穗與城市和生活的關係,具更強烈現代感。似乎,今年藝穗的現代感已經非常足夠了,而且足夠得以讓觀衆、讓家長、讓政府、讓社會關注。兩套表演形式迥異、主題各有所示的集體創作戲劇裡,亦絕非巧合地同時蘊含年青人看世界的影像與對話記錄。在還有一周的澳門城市藝穗節二〇〇九裡,關心子女、關心澳門年青一代成長的人士,請抽空來欣賞僅餘的演出吧!相信透過他們的演出,大家便可以更真實地了解現今本澳年青一代的想法,並從他們的視角出發,認識他們眼中的澳門,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
小 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